餐桌上的五穀雜糧-光華國小食農課程

by admin

文/張瓊文  照片/張瓊文

上課鐘聲在溫馨的校園中才剛響起,光華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的小朋友們已經在教室坐定。這是繼上學期豆豆系列課程之後,我們在光華國小的第二回合食農課程,小朋友看到四位熟悉的老師高興的喊出「豆豆老師好!」

這次應學校老師的要求與建議,我們設計了兩場米與飯的課程。🌾🍚

第一週(6/5)由阿寶老師帶大家認識米。小朋友先透過放大鏡觀察稻穀,接著每個人動手撥開稻殼,看看一粒米穿了幾件衣服,小組一起討論之後,在海報紙上畫出觀察到的細節,向全班分享。接著,我們端出香噴噴的米飯,邀請小朋友細細咀嚼,去感覺不同品種的米飯各有哪些口感,透過味覺的體驗,認識常見的三種米—梗米、蓬萊米、糯米。小朋友一邊品嚐,也一邊跟著阿寶老師準備的照片認識這三種米如何變身成各種美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可能是現場煮的米飯真的太好吃了 #是我們合作社小農的產品唷👍,課程告一段落回來,還有小朋友望著沒試吃完的米飯,悄悄地問說「老師,我們可以把飯吃完嗎?」~ 那當然是沒問題囉😋

第二週(6/13)搭配原班級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的校園植物採集活動,我們設計了飯糰選美比賽。小朋友們專注地聽著尚儀老師的解說,包括製作飯糰的衛生守則以及製作日式範團的步驟。經過大碗老師 呂大碗 現場示範後,大家迫不及待地開始,各組以超高效率動員起來,洗手、擦桌子、貼保鮮膜…快速完成,接著各組進入如何配料與調味的討論。現場每個人無不用心地為自己的創意飯糰捏著不同造型,還利用毛豆、芝麻、蛋絲等各式配料點綴著可愛的小飯糰,還有一個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把海苔剪出小小的三角形,說是要幫自己的「小惡魔」飯糰黏上一對小耳朵。各組再利用校園中採集的植物將每個人的創意飯糰佈置成多彩豐富的選美作品。選美結果有輸有贏,不過大家更期待的是這堂課的最後一個任務:吃掉自己的飯糰!YA!

兩個週次的食農課程,我們透過視覺、觸覺、嗅覺與味覺,帶著大家透過有趣的教學認識「米」的特性與營養,也品味了「飯」的創意美感。感謝光華國小莊姿蘭老師與張勝平老師全程參與,兩位老師將班級經營的超好,我們彷彿試試對著一群守規矩有禮貌的小天使們上課🫶🫶🫶

留言處分享了各組的創意擺盤~ 你喜歡哪一組設計呢😁

#食農好生活
#光華國小
#農糧署東區分署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