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就準備要農忙了」從到職開始到年前,青農們常說這句話,白編期待著,開工後沒幾天這句話在現實裡出現。
青農們在分散的耕地裡有各自的分工,在施肥之後誰去開圓碟犁機鬆土、接著放水、誰又打漿、誰又去拖平……,看著青農們的忙碌,像一朵春天的花在農忙裡飄散合作的清香。
花好社走現代化務農,除了電子化的耕地管理,很常看到大型機具出動協力,這些運轉工作的機具在喜歡機械的白編眼裡堪比帥氣的變形金剛農機具版。想著怎麼從人的手腳與一頭牛演變到這些機具的設計生產以及隨時代與在地使用的適性改良,讚嘆人類智慧。另一方面也會想到田裡的動物們,在機具使用下難免有生命的犧牲,即便是手動的鋤頭也會將在田土裡休息的雞母蟲砍成兩截……,對不起噢。
養護水稻田和豆子田的方式不太一樣,水稻田需要先給肥,豆子也會幫忙讓自己變成稻子的肥,豆田的肥比較會放在豆子發芽之後的開花與結豆莢。那天青農讓我看花好社用的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的差別,作物所需要的氮、鉀、磷,化肥的含量比有機肥料高出許多。白編再查農業知識入口網,迎來好多關於肥料的知識文章,也是看了文章之後才搞懂原來以前都誤認了有機質和有機肥料,含有有機質的複合肥料還是屬於化學肥料。有機肥料對於土地友善許多,速效的化學肥料如果沒有管理得當,除了造成作物病害,也汙染水源並傷害土地生態。但不論有機或是慣行,太肥對作物來說都不是好事,容易讓作物生病。
白編年輕力壯時偏愛靠作物自身力量的耕作方式,依照作物所在的土地條件,由著它們長成自己的樣子減少干預,這種方式需要養護土地的時間需要拉很長,想像著作物在長長的時間裡磨練自己的強壯生性,覺得浪漫又發著光芒,並且將這樣的方式給予最高評價。隨著人生經歷不少挫折磨難,加上心會累身體會老,漸漸不再這樣看待與評價。
那天跟著去田裡看青農打漿,機具在和著泥水的田土上翻攪拉整又翻攪拉整,泥巴被重重地翻來輾去,看著看著白編就紅了眼眶。那些看起來灰灰「髒髒」的泥巴裡,有青農工作一陣的肥份,太硬的土塊需要被打破與翻攪才能成為作物最好的成長所在,後來的後來會有在風中搖曳的青綠長葉,還有一片的結穗金黃。好像也如同人的生命道路,難免也有些時刻會經歷被打碎與翻攪,然後相信著後來的後來,會有自己生命的一片金黃。
(文字、攝影/朱汝慧)